四季鲜花盛开立体绿化 石家庄20座天桥穿红戴绿 路过石家庄大道汪家墩段的细心市民会发现,半个月前刚刚竣工的人行天桥,一改往日灰不溜秋的刻板形象,栏杆外挂起了矮牵牛花、孔雀草、鸡冠花等七彩花草。绿叶红花,星星点点,为这条“江城最美大道”再添一抹亮色。 走在街头,这样的“花桥”已近20座,分布在汉口解放大道、武昌中山路、光谷鲁巷广场等地。在汉口永清街、武昌小东门、光谷步行街等3处“花桥”,200多个30厘米见方的种植槽,被固定在天桥栏杆外侧,就像搭出一个个“小阳台”,数千盆花卉就种在槽内。整个绿景都采用了滴灌系统,只要一拧开阀门,就能给桥上所有花卉供水、施肥,一座“花桥”一年的养护成本高达10余万元。 园林工人说,“花卉三四个月换一次,到了冬天栽菊花,就能一年绿常在、四季花常开”。 去年,由藁城苗圃实施绿化的鲁巷广场5座“花桥”,成为石家庄市乃至中部地区桥体绿化的首次尝试。 石家庄市园林局绿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石家庄市人行天桥越来越多,“主干道绿化都很漂亮,突然横出一座水泥桥,视觉上很不美观”。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发展到现阶段,已有能力、也有必要对立交桥、人行天桥等市政设施进行“细节”修补,“缓解市民的视觉压力,更显人性化”。 今年石家庄市提出的“十大文化创意景观”,就包括绿化人行天桥。 近几年,石家庄城市绿化基本在房屋拆迁的基础上进行,可谓“寸土寸金”。以天桥绿化为代表的“立体绿化”,提高总体绿量和绿视率的同时,节约土地成本,成为解决绿化土地日益紧张的有效手段之一。 2010年,石家庄市启动了“立体绿化”工程,向屋顶、立交桥、人行天桥等“空中荒漠”泼绿,黄鹤楼周边民居改造、汉口永清街植物壁画,都是典范。 但与广州、深圳相比,石家庄的天桥绿化仍有差距。 3月曾出差深圳的任先生说,当地的天桥几乎是被绿叶包裹起来,融入了道路绿化带,每座桥点缀不同花色的鲜花,可谓“一桥一景”,“石家庄的‘花桥’,为何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只要前期桥梁设计到位,石家庄也可以。”武昌区园林局绿化科苏科长告诉记者,该区近五年内新修的人行天桥,均未在桥身上设计种植槽,“只好采取外挂的形式。”一个外挂种植槽满负荷重量可达70公斤,一座桥就要用200多个。因担心超过桥身负荷能力,种植槽不能太大、太深,只能种草本、藤本植物。 草本植物花期短,需经常更换,增加了后期维持成本,也无法形成绿枝蔓垂的效果,“如果种植木本植物,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石家庄市园林局绿化处负责人建议,在新建人行天桥时应提前考虑绿化设施,将桥身负荷、灌溉和排水系统等都考虑进去。 据了解,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光谷地区第六座“花桥”马家庄人行天桥,就将采用新式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