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城管局长解密绿化养护 | | 5年投入55个亿,5年植树1900万株;今年全年预计栽摆花卉3900万盆,“五一”之前888万盆鲜花盛开在了沈城的大街小巷……如今的沈城处处有绿意,处处有鲜花,作为一个基础条件并不占优的北方平原城市,沈阳凭什么在获得了森林城市的称号后,又成了一座让南方城市都刮目相看的“花都”呢?这1900万株绿树和888万盆鲜花,能管得过来吗?7月31日,记者就此独家采访了沈阳市城管局局长于沈光。
变化带来“转变”
5年植树1900万株,新增的绿地是2000年前300多年绿化面积总和的2.5倍。“五一”之前的半个月时间,全市80条重点街路、公园、街头绿地、广场、立交桥栽摆花卉888万盆。仿佛一夜之间,888万盆鲜花将沈阳这座北方城市装点得美丽盎然。在告别了缺水少绿的“原始积累”阶段后,沈阳市的城市绿化可圈可点之处越来越多,值得讴歌和赞美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枕着‘高枕头’天天睡觉可不行”,当记者向市城管局局长于沈光提起这些“成绩”时,他十分冷静地说。其实,早在去年8月,沈阳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时,现在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也就是当时的市长陈政高就十分清醒地指出: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如何保护好城市绿化的成果,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是城市绿化的关键。当时,陈政高表示,沈阳市将从今年开始提高园林绿化经费,对旧有的绿化养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让沈城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绿地都能得到专门的养护。
城市绿化带来的变化结束之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也在情理之中。沈阳市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刚刚结束的上半年沈阳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于沈光局长对如何提升全市园林绿化整体水平提出了“四个转变”。
所谓“四个转变”:即从绿化建设向绿化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以实现绿量为主向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景观效果转变;由突击性管理向科学化长效管理转变。
难忘的两件“小事”
去年12月,一个全新的部门沈阳市园林绿化监管中心正式挂牌。中心主任陆庆轩告诉了记者两件小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因为大雨倾盆,当晚8时,中心工作人员在巡视沈城街路时发现北陵大街有10多株树木倒伏。中心立即协调相关部门,顶风冒雨为树木打保护架。这样一忙一直干到了凌晨4时。当陆主任他们回家时,身上的衣服早已是干了湿、湿了干,折腾了好几个来回。第二天一大早,当市民上班经过这里时,丝毫没有感觉到前一天晚上和当天凌晨所发生的一切。其实,沈阳市的绿化养护工作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发生着质的飞跃。
第二件事则带给陆庆轩很大的震动:中心成立后,通过实行周密部署、日调度,建立了严密的监管责任体系,对全市重点街路实行无间断日巡查,落实整改措施。今年沈阳市还开展了“世园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竞赛活动,对各绿化养护单位实行月考核制度,考核成绩通过《沈阳市绿化监管通报》对外公布。
而就是因为这样的考核,沈阳市有一个城区更换了绿办主任;一个城区因为本区绿化养护表现一般,对绿化部门提出了警告;另一个城区则专门拨款30万元,用于城区的绿化养护工作。这样的事情,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
新机制带来新变化
不仅如此,沈阳市还实施了“五定一包”责任制,实行市场化养护机制,建立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新机制。新机制一举打破了多年以来沈阳市绿化养护人员靠维护费供养的陈旧格局,增强了职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各绿化养护管理单位建立了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
通过新机制的实施,沈阳市80条主要街路达到了一级养护标准,设立绿地养护公示牌640块。绿化养护管理的市场化运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市各区已完成养护权招投标的绿地面积共计1388万平方米。
下一步,沈阳市将针对第三期花卉栽摆、汛期绿化应急抢救及越冬树木修剪和灌溉,继续做好树木和花卉的养护工作。 河北石家庄绿化公司欢迎各位莅临!
| | 相关内容 | |  | | |